1. 多态思想
1.1. 接口(了解)
接口是一种约定规范,是多个抽象方法的集合。仅仅只是定义了应该有哪些功能,本身不实现功能,至于每个功能具体怎么实现,就交给实现类完成。
接口中的方法是抽象方法,并不提供功能实现,体现了规范和实现相分离的思想,也体现了组件之间低耦合的思想。
所谓耦合度,表示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。依赖关系越多,耦合性越强,同时表明组件的独立性越差,在开发中往往提倡降低耦合性,可提高其组件独立性,举一个低耦合的例子。
电脑的显卡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:
n 集成显卡:显卡和主板焊死在一起,显卡坏了,只能换主板
n 独立显卡:显卡和主板相分离,显卡插到主板上即可,显卡坏了,只换显卡,不用换主板
接口也体现的是这种低耦合思想,接口仅仅提供方法的定义,却不提供方法的代码实现。那么得专门提供类并去实现接口,再覆盖接口中的方法,最后实现方法的功能,在多态案例中再说明。
1.1.1. 接口定义和多继承性(重点掌握)
接口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类,但是定义类的时候使用class关键字,定义接口使用interface关键字。
接口表示具有某些功能的事物,接口名使用名词,有人也习惯以I打头如IWalkable.java。
接口定义代码:
public interface IWalkable {
void walk();
}
接口中的方法都是公共的抽象方法,等价于:
public interface IWalkable {
public abstract void walk();
}
类可以继承类,但是只能单继承的,接口也可以继承接口,但是却可以继承多个接口,也就是说一个接口可以同时继承多个接口,如两栖动物可以行走也可以拥有。
可行走规范:
public interface IWalkable {
void walk();
}
可游泳规范:
public interface ISwimable {
void swim();
}
两栖动物规范,即可以游泳,又可以行走。
public interface IAmphibiable extends IWalkable,ISwimable{
}
此时子接口能继承所有父接口的方法。
1.1.2. 接口实现类(重点掌握)
和抽象类一样,接口是不能创建对象的,此时必须定义一个类去实现接口,并覆盖接口中的方法,这个类称之为实现类,类和接口之间的关系称之为实现关系(implements)。
public class 类名 implements 接口名{
覆盖接口中抽象方法
}
在类实现接口后,覆盖接口中的抽象方法,完成功能代码,此时接口和实现类之间的关系:
n 接口:定义多个抽象方法,仅仅定义有哪些功能,却不提供实现。
n 实现类:实现接口,覆盖接口中抽象方法,完成功能具体的实现。
如果实现类没有全部实现接口中的方法,要么报错,要么把实现类设置为抽象类(下图)。
需求:定一个猫类(Cat)实现IWalkable接口,并创建对象调用方法。
根据方法覆盖原则:子类方法的访问修饰符必须大于等于父类方法的访问修饰符,接口中的方法都是public修饰的,所以实现类中的方法只能使用public修饰。
如果是创建实现类对象,此时要面向接口编程,语法如下:
接口 变量 = new 实现类();
测试类:
实现类可以继承父类,也可以同时实现多个接口,定义一个青蛙类(Frog)继承于动物类(Animal),同时实现于会走路(IWalkable),会游泳(ISwimable)的接口,语法如下(记住定义语法即可):
本系列教程为叩丁狼Java基础班内部教材,若要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,需要配合对应教学视频一起学习。需要完整教学视频,请私信作者。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